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李老師個案分析

這學期在開始之前從沒想過會接觸這塊領域,原本以為專題只需將精力集中在於我們所學的電子領域,經過一兩個月的接觸下來才發現,要做好一件事情並不是那樣的簡單,想設計一套偵測尿濕感應的裝置並不單只是口頭說說或是腦中的念頭轉轉而已,若不瞭解實際的情況而光靠研究小組的憑空想像成效一定不會很好。

與我們合作的是高雄縣立特殊教育學校的李明洋老師,日前一次的視訊會議我們詢問李老師是否可提供相關的文獻借我們參考,李老師二話不說很熱心的寄了他本人對於如廁訓練所撰寫的一篇論文,這篇論文寫的很好,清楚明瞭的將如廁訓練的重要觀點介紹出來,整理以及提到一些國外的研究成果,觀閱李老師的論文讓在特殊教育是門外漢的我也能瞭解到如廁訓練這塊的領域的概念,從文中也瞭解到國內在這塊是很不足的,論文數只出產過僅僅五篇,參考書籍也只有一本翻譯自國外的一本如廁訓練(Toilet Training),且大多數都是論述性質的,也因此李老師等人懷著熱情以及使命感,希望能把這塊領域建立起來。



文中提及了李老師所帶領的個案,瞭解這名個案的情況可能有助於我們的思考以及發展方向

˙這名個案是個合併極重度智障、重度聽障、重度語障,以及輕度肢障的極重度多重障礙男童生理年齡8 歲10 個月,心理發展年齡只有9 個月,綜合研判為極重度發展遲緩

˙個案無法藉由口語溝通未配戴助聽器,卻約略可以從表情及動作了解對方的情緒,以及所下的指令

˙個案行走緩慢且重心不穩,但可獨自行走50 公尺以上,手部可進行抓、握、提等動作,但無法自行完成穿脫衣褲及鞋襪的動作

˙個案雖有注意力不足的現象(如東張西望、不以眼睛直視目標物…等),但會長時間注視發光體(如霓虹燈、閃光)

˙個案在不包尿布的情況下,不論在家中或在學校均會出現失禁的情形,且無法獨立如廁,因此大部分時間均包尿布活動

˙平日上課8 小時,個案約3 至4 節課更換1 次尿布,總計一天更換1 至2 片尿布

˙在不包尿布的情況下,即使在排尿之前,也不會出現徵兆,即便褲子濕了,也不會表現出異常的表情或反應

˙研究場域鑑於個案平日活動最頻繁的場所是國小教室,因此以該教室做為研究進行的主要場域

綜合以上各點,這名個案雖然生理年齡八歲,但學習能力尚未達到該年齡的成效,對於膀胱的控制能力還不足,因此會有失禁的情況,且在想排尿的時候並不會有太明顯的徵兆,既使褲子濕了也沒有特別的反應,所以這個環節上在濕度感測器要求的部分相當重要,即時回報給照護人員以便下達指令是重點,另外這名個案會注視發光體(如霓虹燈、閃光),未來在回饋裝置方面可能改用視覺上的感應,因為個案屬於重度聽障的例子,對於聽覺式的回饋效果可能不彰。

2 則留言:

  1. 很棒的回應,可否也貼在Toileting論壇?

    回覆刪除
  2. 謝謝老師的鼓勵,我已將文中幾個錯字作修正了

    回覆刪除